top of page

01

人造神兽奇境 - AI空间交互草图到3D角色生成

一台融合人类创造力与自动化数字技术
使用人工智能将手绘草图转化为绑定3D角色的机器

​项目视频展示

人造神兽奇境

​项目简介

在这个AI装置中,参与者绘制一个角色,随后AI将其转化为一种神话生物。每幅画作被放置在摄像头下,摄像头捕捉图像并生成深度图和轮廓。系统解读这些视觉线索,根据角色的感知特征生成提示。这个提示与轮廓数据结合,引导使用TripoSR、SDXL和ControlNet的高级AI算法,创建一个高保真的数字模型。数字生物随后被绑定、动画化、3D打印并以全息形式展示,使参与者能够在一个虚拟的动物群中体验他们的创作。

借鉴理查德·谢克纳(Richard Schechner)的表演理论,该装置强调转化作为一种“成为”的创造性行为,其中身份通过动态变化而演变。在谢克纳看来,表演不仅限于正式的舞台,而是发生在人们探索角色和表达的任何时候。在这里,参与者与AI共同创作,将人类的想象力与AI的解读相结合。这种设置促使人们反思AI与人类的协作,引发关于最终生物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参与者的愿景与AI的解读之间的问题。

​技术流程

技术流程允许观众直接在纸上绘画,并使用ControlNet的涂鸦模型(scribble model)来确保最终生成的模型符合草图的形状。此外,现在可以通过滑块调整种子值(seed)和强度(strength)的参数,同时键盘允许用户选择一种动物与他们的绘画进行混合(例如,选择“美杜莎”会生成具有美杜莎特征与草图角色混合的生物)。生成模型后,模型会进行零位对齐(zero-aligned)并做一些简单的模型修正。接着,模型会被自动绑定骨骼(auto-rigged)并自动生成动画(auto-animated)。

建模与制造

实验数据采集与分析

精选照片

​完整版项目作品预览

奖项

牛津大学光尘杯创业大赛优秀奖(前十)
​KIKK 国际艺术与创意节(那慕尔,比利时)


链接:
巴特莱特官网奖章资讯

光尘.png
bottom of page